2011年6月26日星期日

投資者或媒體驚慌失措時就是你的投資良機

        人們很容易便會想到有史以來最了不起的投資者,抑或是聯想起通過某種天賦或長年累月的勤奮學習而對經濟和股票市場有著全面瞭解的人。這些華爾街的“股神” 必定擁有一種超能力,能在合適的時間進入市場並恰巧在股市大跌之前套現。這類投資者已經預見了股市近來的滑坡,從而得以及時抽身。

        這些具有先見之明的“常勝將軍”的經歷譜就了一段神話。問題是事實並非如此。當然,一些人擁有足夠的運氣,利用良好(可能用“幸運”來描述更為確切)的時機掙得了大筆財富。


        但是長期在股市呼風喚雨的那些人中的絕大多數並不是通過預計股市的漲落來獲得成功的。事實上,他們當中的許多人,像是彼得-林奇 (Peter Lynch)、沃倫-巴菲特 (Warren Buffett) 和詹姆士-歐沙那希 (James O‘Shaughnessy),並不是通過在這種時候退出市場而是通過留守觀望來賺錢的。當其他投資者或媒體驚慌失措時,這些投資者並沒有讓這種情緒改變他們已經確認的戰略。


  華爾街大贏家之一詹姆士-歐沙那希的事例充分證實了忽視“突如其來的波動”、堅持穩定的戰略能夠幫助你度過艱難時期。我所謂的“股神戰略”正是建立在這些華爾街成功投資者的戰略基礎之上,這些戰略的電腦模型各自類比了不同投資大師的投資方式。



        在2000年突現科技股泡沫之前,歐沙那希因其對非科技類股的持續關注而在媒體中引起了一些強烈的反響。儘管他的表現在科技風潮期間有所落後,但是他也因此避過了隨後的股市崩塌。與此同時,自2002年以來,歐沙那希的 RBC U.S. Growth Fund 的表現每年都勝過標準普爾 (S&P)。

        另一個被我視為榜樣的“股神”是 David Dreman,他也通過堅守原則創造了財富。在其他投資者蜂擁般地從煙草業巨頭 Altria (nyse:MO) 和泰科 (Tyco) (nyse:TYC) 撤出投資的時候,Dreman 購入了這兩家落難企業的股票。Altria 2000年因訴訟危機而遭受重創,而泰科在幾年後被迫處理一起棘手的 CEO 落敗事件。通過堅持那兩家公司仍具有投資價值的不時興的信念,Dreman 最終將大量財富收入囊中。


         Dreman 是一名研究投資者心理的學者,他認為人們常常對市場上的壞消息反應過於強烈。因而危機成了他買入的最佳時機。他說:“一次市場危機就是一次盈利的絕佳機會,因為它帶來了最大程度的動盪。人們不再去研究股票的價值,而是被下跌的價格轉移了注意力。在股市出現動盪時買入,而不要賣出。”


  堅持持倉
 
  在這種時候,回想起過往股市的保持力也很重要。通過引用 Roger Ibbotson、Rex Sinquefield 和 Ibbotson Associates 開展的一項研究,American Association of Independent Investors 指出,如果你在1926年至2004年期間的每年年初買入標準普爾500指數的成分股,在每年年底售出,那麼在這些年,你有29%的時候都在虧錢。


        但是如果你在每年年初買入,在兩年後售出,那麼你出現虧損的幾率將會降至16%。如果你持有的時間長達10年,那麼你只有3%的時間在虧錢。


        隨著時間的推移,股市的漲幅比其他投資工具要高。引用相同研究人員的研究,AAII 指出,在截至2004年年底的10年內,標準普爾的年均回報率為12.1%,高於長期企業債券(9.5%)、長期政府債券(9.8%)和國庫券(3.9%)。當你將時間段延長至2004之前的20年、30年、40年或50年,股票和其他投資之間的差距通常就會拉大。


        對沖基金界泰斗、《The Little Book That Beats The Market》作者 Joel Greenblatt 也對涉及風險和投資時限的資料進行了匯總。Greenblatt 制定了一種著眼于高回報和高收益股票的簡單而直觀的戰略。


        經過 Greenblatt 17年的反復測試,這種方法可以帶來異常優秀的股市表現(每年回報率達30.8%),但是它不能每年都跑贏大市。事實上,他指出,當他的股票投資組合投資期為一年時,該組合有25%的時候表現遜於股市平均表現,但是,當投資期為兩年時,該組合僅有 17%的時候表現遜於股市平均表現。


        但當投資期為三年或五年時,該戰略就有95%的機會跑贏大市。這裏需要指出的一點是,即便是最好的戰略也不能總是在短時間內奏效,而大多數投資者都沒有給予充分的時間去證明一種投資方法的價值。


        不要試圖預測市場走勢

 
        從長遠的角度上來說,市場在創造豐厚收益方面是一個很大的賭注,如果你試圖通過在現金和股票之間進行轉換取得收益最大化和控制損失,你可能會遇到麻煩。這裏涉及到的一個重要問題就是你永遠不可能準確預知市場何時會出現大的變動,這是我研究過的許多投資行家的共識。


        林奇在幾年前接受美國公共廣播電臺 (PBS) 的一次採訪中表示:“在我的記憶中,沒有人能夠超過一次對市場做出準確預測,儘管他們做出過很多預測。”他還將投資一年或兩年期股票比作“在賭場中下賭注”。他補充說:“市場在未來一兩年內會怎樣,你無從知曉。但投資股市的時機和投資時間的長短卻取決於你。”


        所有這些並不表示這些“股神”投資時不考慮股票價格。事實上,他們當中很多人,包括林奇,都有衡量標準來鑒別一些被低估的股票(至少有一部分根據其價格來判斷)。例如,林奇將一支股票的市盈率與其增長率進行對比,而歐沙那希和 Kenneth Fisher 則對股價與股票銷售情況進行比較。


        但是他們利用這些以價格為基礎的標準來尋找一些價格適中的股票,其依據是該公司的潛在實力,而不是其他投資者或權威專家的觀點。


         與 Dreman 一樣,事實上許多“股神”將股價下跌視為追加投資的好時機。當在同一個 PBS 採訪中被問及普通投資者是否應該遵循買進並持有的戰略時,林奇表示:“他們應該買進並持有,並在市場走低時追加投資。如果你對股市有信心,並且投資的錢短期內不作其他用途,你可以在市場每次下跌10%時追加投資,那麼你就可能會獲得高於11%的平均投資回報。”


         巴菲特也認為股價下跌是投資的好機會,正如1987年股災後他買進可口可樂公司 (Coca-Cola) (nyse: KO - news - people ) 股份一樣。大部分投資者都跟風買進當時的熱門股票,巴菲特卻認為這種做法很愚蠢。他曾經說過:“你能想像買下整個企業,僅僅是因為這個企業的股價在上周及上上周大幅走高的緣故嗎?”


         巴菲特在2004年致股東的一封信中表示:“投資者應該牢記,衝動和費用是他們的大敵。如果他們非要選擇進出股市的時機的話,他們應該在別人都貪心的時候感到恐懼,而在別人都恐懼的時候貪心一點。”

 
         這些評論本質上很概括化,但在近期所有的股市動盪時期而言,這些評論值得投資者留意。巴菲特的大名因其可能投資於現時股市下跌中損失最嚴重的公司之一 Countrywide Financial (nyse: CFC) 而屢被人提及。


         重點不在於你應該買進便宜的股份,然後盲目地一直持有這些股份,而是你需要探索出一種鑒別股價可能會隨著時間上漲的有實力公司的方法,然後不管牛市或熊市都堅持這種方法。你拋售股份不是因為股價或大市下跌,而是因為股份不再滿足你當初選擇它的標準(如低債務、強勁盈利及高股本回報率等)。

 ----------------------------------------------------------------------------------------------
        非要選擇進出股市的時機的話,投資者應該在別人都貪心的時候感到恐懼,而在別人都恐懼的時候貪心一點。
   
       一次市場危機就是一次盈利的絕佳機會,因為它帶來了最大程度的動盪。人們不再去研究股票的價值,而是被下跌的價格轉移了注意力。在股市出現動盪時買入,而不要賣出。

       趁市場低迷,人心浮動,價格低廉時,先人一步下手。即使你不是個精明人,只要在經濟低迷時投資,經濟好轉後一定穩賺。要想狠狠賺上一筆的話,非得趁人心惶惶的時候投資。----- 吉姆-羅傑斯

(source: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d79651f01017wms.html)

3 則留言: